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55|回复: 0

荆芥栽培技术

[复制链接]

399

主题

402

回帖

2081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081
发表于 2024-8-19 19:0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概述   别名四楞杆篙,唇形科一年生草本,以带花穗的全草入药。株高60-150厘米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北、四川等省,多系栽培。主治感冒头疼,止血,荨麻疹发表清热,散风透疹。二、生长特性   适应性强,南北各地均可栽培。喜温和湿润气候。种子细小,播后最怕干旱和大雨。苗期喜潮湿,怕干旱和积水!忌连作,前作以禾本科植物为前作最好。三、栽培技术   对土壤要求不严。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。撒播,播前浇透水,等水渗下后再撒播,覆土0.3-0.5厘米,稍加镇压,盖草保湿。幼苗期需水较多,干旱时应及时浇水,成株后抗旱能力强。最怕水涝!四、田间管理   1、间苗、定苗,保持株距10厘米。2、追肥,苗高10厘米时,追尿素15公斤;苗高20-30厘米时追尿素15公斤,过磷酸钙25公斤。五、病虫害防治   (1)病害 主要有立枯病、茎枯病和黑斑病。立枯病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变褐,后收缩、腐烂、倒苗;茎枯病为害茎、叶和花穗,茎秆受害后出现水浸状病斑,后向周围扩展,形成绕茎枯斑,致使上部枝叶萎蔫,逐渐黄枯而死。叶片发病后,似开水烫伤状,叶柄为水渍庄病斑,花穗发病呈黄褐12582农村信息网色,不能开花;黑斑病为害叶片,产生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点,后扩大,叶片变黑色枯死,茎部发病呈褐色、变细,后下垂、折倒。防治方法:实行轮作;发现茎枯病病株应及时拔除病株,集中烧毁;发病初期选用50%多菌灵、50%甲基拖布津、65%退菌特等喷雾防治;也可用可杀德浇灌发病中心。(2)虫害 主要有地老虎、蝼蛄、银纹夜蛾等。防治方法:栽植前用锌硫磷等进行土壤处理;蝼蛄可采用毒饵诱杀;地老虎和银纹夜蛾幼虫发生期喷BT乳剂、灭幼脲等,发生严重时喷洒菊酯类农药。六、收获   秋季8-9月份收获,当穗上部分种子变褐色,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,割下全株。摊于晒场,晒至7-8成干时,继续阴干即可。如遇雨季可用无烟火烘烤,温度控制在40℃以下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百草林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5-4-4 22:31 , Processed in 0.15670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