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71|回复: 0

薄荷栽培技术

[复制链接]

399

主题

402

回帖

2081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081
发表于 2024-8-19 19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 概述又名南薄荷、猫儿薄苛、野薄荷、仁丹草、见肿消、水益母、接骨草、土薄荷、鱼香草、香薷草等。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干茎叶含挥发油1.3%-3.0%。主治流行性感冒、头疼、目赤、身热、咽喉、牙床肿痛等症。外用可治神经痛、皮肤瘙痒、皮疹和湿疹等。还可提取薄荷油、薄荷脑作为医药、香油的原材料。中国大部分地方如云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等都有出产。株高30-80cm,花期8~9月,果期9~10月。二、 生长习性多野生于光照充足的塘边、屋边、水渠边等零散土地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除了过酸和过碱的土壤外都能栽培。但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半砂壤土为好。盐碱地、低洼地不宜种植。忌连作,种过薄荷的土地,要轮休3年左右,才能再种。2-3月份土温达到5-6℃时根茎即萌发出苗。幼苗能耐-5℃低温,适宜生长温度为20℃~33℃。喜温暖湿润环境,喜充足的光照,稍耐积水。产区降雨量一般在1000㎜以上。在生长初期、中期需要雨水较多。现蕾开花则需要晴朗、较干燥的天气。生长期缺水或开花期雨水过多均不利生长,影响产量、品质。人工栽培一般一年收割2次,第一次(头刀)约在7月份,第二次(第二刀)约在10月份。三、 栽培技术生产上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,冬季或春季均可进行。春栽一般在2月中旬-4月上旬;冬栽宜在10月下旬-11月下旬进行。按行距25cm开沟,深6~10cm,将切成6~10cm长的根茎均匀栽于沟内。密度以根茎首尾相接为好。覆土6~8cm,稍镇压。 分株繁殖:留种地的根茎在第二年萌发新苗,于4-5月苗高10-15厘米以上时,选阴天将苗挖起,分根,分批移栽大田,行株距各20厘米。已在时间不宜过早,过早气候尚寒,易受冻、受旱死亡;过迟生长期短,产量低。四、 田间管理   1、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,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,且可避免土壤板结。每次中耕除草后都应追肥,以氮肥为主。苗期和生长后期可少施些,生长旺期应多施。每次收割后也应多施些。2、薄荷喜湿润怕干旱,缺水时应立即浇水,使土壤保持湿润。每次收割后,如土壤干旱,应结合施肥浇水。地内长久积水也会影响作物生长,故雨后仍需注意排水。五、 病虫害防治薄荷的病虫害主要有斑枯病、锈病和银纹夜蛾等。1、斑枯病要及时摘除病,带于山田外深埋或烧毁,减少浸染源,用12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,或用65%代森锌500倍液叶面喷雾。2、锈病应在发病初期用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40%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喷雾。3、银纹液蛾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、或20%杀灭菊酯1500倍液喷雾。六、 收获    株高60厘米时选晴天用镰将株植上部15厘米割掉,晒干即可出售,一年可采收三次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百草林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5-4-4 22:30 , Processed in 0.13177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